切线公布后省高招办主任首次指导“知分报志愿” |
|
作者:海峡导报 来源:海峡导报 更新时间:2005-6-26
|
|
【fjsedu.com】 导报讯 【记者 林芹】 今年,我省实行高考成绩公布、各批次最低投档线切出后再报志愿的做法,免去了考生估分失误的风险,但这种知分填志愿的方法依然存在风险,易形成各录取院校在高考分数上的“断层”和考生志愿的“扎堆”,同分数段考生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如何正确填报志愿,增加录取机会呢? 昨日下午,省高招办主任林其天在今年切线公布后首次对填报志愿进行指导,并提醒考生:选定第一志愿后,参考志愿最好以20分为一个档次拉开差距,确保在第一志愿落选后,参考志愿能够“托底”。 填报志愿须留余地 林其天说,今年我省在公布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时,按考生分数高低公布每一分的人数,即“一分一排名”。也就是说任何分数的考生,现在都可以准确知道自己的分数在全省考生中所处的位置。在这个情况下,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必须客观冷静地做出判断,不能自我感觉良好就盲目报考,必须留有余地。 具体来说,在选定第一志愿后,参考志愿一定要形成“梯度”——以20分为一个档次拉开差距。这样,如果第一志愿落选,还有参考志愿可以“托底”。 必须清楚院校招生情况 林其天表示,考生应该了解近三年全国院校在闽招生录取情况,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信息,看自己的成绩可能被哪些院校录取。 此外,考生要好好利用原来向各地市高招办购买的“学信卡”,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高考填报志愿综合参考系统”,上网查询一下与自己实力相当的高校录取情况,检索时多分开几个档次,多降两三档,并以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多降几名,检索出一批学校来,相信在这些学校里总会有考生自己理想的学校。在初步选择所要填报的学校后,考生要与院校联系,了解院校的招生章程、专业级差、录取规定、体检要求等,判断是否与自己的志向相符,并具体了解录取过程要注意的事项。 谨防跨报误区 此外,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必须注意,普通高考文史类与理工类不能跨报;普通高考与“高职单招”不能跨报;“高职单招”按13类考试,按6大类招生,各大类之间不能跨报;体、音、美专业成绩不上线的要直接填报理工(或文史类)志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