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05年高考如何备考高考英语新题型
作者:海峡教育报  文章来源:海峡教育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2  文章录入:福建招生考试网  责任编辑:福建招生考试网

2005年1月底,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中出现了英语的新题型(即《考试大纲》第115页上的阅读填空题),这引起广大高考考生、高三英语教师和考生家长的广泛的、极大的关注。对于高考试卷中的题型,《考试大纲》的前言指出:"题型是呈现内容的形式。不同的题型,在考察不同知识、能力及其层次上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考试大纲》根据考试内容也提出了相应的题型。"
 

  然而,在2005年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考试说明》中提供的参考试卷中,又没有出现新题型,一时引起众多猜测。随后,个别单独命题的省市宣布2005年高考英语不使用新题型。使用全国试卷的部分省市也纷纷解读和宣传:2005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不会出现新题型。但教育部考试中心又没有正式明确宣布2005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究竟考不考新题型。


  于是,到底要不要备考高考英语新题型,成了2005年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市高考考生、高三英语教师以及考生家长们当前的最大困惑。


  而《考试大纲》的前言中明确指出:"编写出版《考试大纲》有利于避免考试中的盲目性,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也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因此,根据《考试大纲》的精神,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建议是:


  在2005年的阅读备考中积极、稳妥的备考英语新题型。


  具体分析如下:


  一、2005年《考试大纲》的权威性高于《考试说明》,不存在《考试说明》否定《考试大纲》的可能。


  由于2005年2月发布的《考试说明》没有英语新题型,各地纷纷解读说,最新的《考试说明》已经否定了《考试大纲》。我们认为,这一说法是不科学的、没有政策依据的。


  《考试大纲》是考试的官方文件,而《考试说明》只是对《考试大纲》的说明。正如《考试说明》前言中明确指出的:"《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分省命题各有关省(直辖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考试说明》细化了《考试大纲》对考试知识内容要求和能力要求,明确了试题的题型比例、难易比例,并附有参考试卷"。


  这充分说明,《考试大纲》的权威性高于《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不能否定《考试大纲》。


  至于《考试说明》的参考试卷,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使用的是"参考试卷"这个概念,而不是以前使用的"样卷"这个概念。而且,参考试卷只能是往年已经使用过的高考试题的组合,或者是以前的试卷,而新题型还没有使用过,显然无法进入"参考试卷"。

二、高考全国卷究竟考不考新题型?


  《考试大纲》前言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希望选拔能力比较强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的新生。因此,高考应始终贯彻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考查的原则。要把重点放在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地内在联系上,放在掌握分析问题地方法和解决问题地能力上。《考试大纲》力求体现这一原则,在《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制定的知识范围内,提出了对能力测试的要求。"

  我们再来仔细分析2005年《考试大纲》中给出的新题型,貌似简单,似乎只是阅读理解然后填空就可以了。其实,远非如此。

  首先,这一新题型属于主观试题。这说明英语高考在增加主观试题,减少客观试题。而这是全球语言测试的大方向。

  第二,这一新题型属于信息收集整理(information gathering),并不是语言层面的考查,而是语言运用层面的考查。

  第三,这一新题型并非简单的阅读理解,而只是要求获得与信息有关的信息。

  第四,样题显示,新题型不仅考查直接信息的理解与获得,更考查对间接信息的获得。样题中的so is…的so所表达的就是间接信息,而不是前面的over the age of 12。

  第五,样题显示,新题型不仅要求获得信息,还要求科学地表述信息,12+中+的使用就是要求科学地表述信息。

  第六,新题型同时打破了原有的分值比例,如何调整新的分值,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而且涉及到减少什么题型的分值的问题,而也代表一种方向。

  所以,我们可以说,《考试大纲》中出现的"阅读填空"新题型是考查学生阅读信息材料、收集整理直接与间接信息、科学表述信息的能力。这也正符合《考试大纲》前言中的表述:"根据高考在全面考查‘双基‘的同时,注重学科能力考察的要求,几年来,高考在科目设置、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基础上,本着稳中求进、稳中求改的原则,调整了部分学科的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力求渗透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要求。在总结2004年命题经验和考试情况的基础上,此次修订了有关科目的考试目标,并对考试范围、试卷基本结构等作了调整和说明,同时还对各学科的题型示例作了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高校招生需要和中学教学实际,力求对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认为,只要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明确宣布今年全国卷使用还是不使用新题型,我们都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高考全国卷肯定使用还是不使用新题型。若我们依据一些口头的说法而不备考新题型,那显然是把考生的前途当赌注,去赌今年肯定不考新题型。若我们全力以赴地去备考新题型,那显然也是把考生的前途当赌注,去赌今年肯定考新题型。

  我们目前只能作出这样的判断:今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可能出现新题型。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明确宣布之前,或者在高考英语没有开考之前,我们的任何赌注都是危险的,甚至是对考生不负责任的。
三、当前要不要备考新题型?若要,如何备考?


  鉴于以上的分析判断,我们不能肯定今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使用还是不使用新题型,为此,我们的建议是:在阅读备考中积极稳妥地备考新题型。


  尽管新题型的原型是雅思的听力题型,在《考试大纲》的材料也是听力文稿,但在《考试大纲》中新题型的形态是阅读填空题型。同时,《考试大纲》中新题型样题的能力要求(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的获得)不是高中听力可以达到的,而只能是阅读能力的要求。


  同时,高考中的阅读能力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间接信息的获得能力也正在成为必考的能力要求之一。


  所以,我们可以从阅读能力的备考入手,来备考新题型。


  具体备考建议如下:


  1.强化新题型的间接信息获得能力


  2005年英语高考大纲增加了"阅读填空题",这是自英语高考出现听力新题型以来,又一次出现新的题型。


  从质量上来说,2005年的"阅读填空"新题型远远超过当年的听力新题型,因为阅读填空本质上属于信息收集整理这一语言运用形态,而高考现行的听力则只是属于语言技能这一形式,而更为关键的则是要看听的活动本身是否属于语言运用。


  可以说,2005年的新题型是方向性的,是英语高考适应课程改革需要发展的号角。


  新题型要求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获得能力,而间接信息获得能力的训练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可以借助新题型的复习,强化新题型中的通过阅读获得间接信息的能力。


  这样,无论这个新题型在2005年全国高考试卷中出现还是不出现,我们通过这个新题型强化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间接信息的获得能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2.适当介绍新题型的信息处理能力


  由于新题型同时要求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而这一能力我们也没有进行有效训练,为此,我们建议老师在讲解阅读能力的同时,用适当的时间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这可能只需要在每次讲解阅读理解试题的时候用三、五分钟就可以达到。


  3.使用少而精的专项训练和模拟训练


  我们建议老师慎重选择新题型的专项训练材料,不要进行题海战术,而要使用少而精的材料,尤其要注意从阅读能力培养入手的材料。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