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专升本 >> 分数|录取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厦门大学2005年网络教育专升本招生简章
作者:佚名 来源:厦门大学 更新时间:2005-5-13
fjsedu.com

 

学校概况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素有“南方之强”之称,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也是目前中国经济特区中唯一的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座落于“国际花园城市”——厦门的东南端,占地面积2400多亩,依山傍海,风光旖旎,建筑独具一格,气侯宜人,整洁优美的校园堪称全国一流。 

厦门大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结构合理,人才培养系列相当完备,是一所包括自然科学、工程和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艺术教育科学和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有20个学院、37个系和50多个科学研究机构。

厦门大学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学校荟萃着众多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聚集着一批造诣精深的老、中、青学术带头人。在职教职工近5000人,专任教师近2000人,其中:教授417人,副教授588人,现有两院院士1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博士生导师337人。 

厦门大学重视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1922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78年以来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经国家教委批准1986年成立研究生院。自1981年我国建立学位制度以来,已授予博士学位960多人,授予硕士学位7390多人。10个按一级学科可招收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共有95个专业可招收博士生,157个专业可招收硕士生;此外,可招收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会计学专业学位和高师、中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校各类研究生7500多人。

厦门大学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学校积极贯彻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在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我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8项,国家科技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7项。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也取得了多项成果奖。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强化了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一批应用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这些成果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厦门大学共有化学、生物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海洋科学、工商管理、物理学等7个一级学科设立博士后流动站,覆盖了17个博士点。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国际法学、分析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物理化学、动物学等13个学科专业被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有54个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化学、生物学(含海洋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专业被列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化学与分析化学、亚热带滨海生物科学与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光电信息材料器件及其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材料与化学能源、高等教育研究、福建、台湾与东南亚研究、经济理论与应用、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国际经济与海洋法等11个学科列入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 

厦门大学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建有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和肿瘤细胞工程、现代分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青年研究群体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5个创新研究群体之一。近年来,厦门大学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得到了大力改善。目前校本部校舍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总馆面积2万多平方米,有3000多阅读座位,总藏书量达250多万册,计算机流通、光盘检索和电子文献信息设备齐全;仪器设备总值40000万元。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

厦门大学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学术合作和交流,先后与英、美、日、法、俄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59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合作研究、互派留学生(其中包括研究生)、短期访问讲学等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厦门大学已经具备了全方位对外开展学术交流的能力,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中心。 

2001年1月厦门大学被教育部批准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同年9月首次招收网络教育本科生。

厦门大学的网络教育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坚持规范办学、保证质量、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已经建成了功能强大的网络教学平台和相应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保障体系,采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结合厦门大学传统教育的特色,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传输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网络教育的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服务。

专业介绍

金融学

本专业旨在培养专业理论与实务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现代金融人才,即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及企业培养具有大学本科水平的金融管理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线性代数、计算机应用基础、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与贸易、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学、财政学原理、保险学、金融工程学、投资银行学、中级财务会计、国际结算、企业税收筹划等。

入学考试科目:英语、大学语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经济理论基础,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管理方法和技能,熟悉国际商务的基本规则与惯例,了解我国对外经济的法规与政策,在涉外经贸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世界贸易组织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管理、国际商法、专业英语、国际投资、市场营销、国际金融等。

入学考试科目:英语、大学语文

网络经济学(含网络金融学)

网络经济学专业是一门崭新的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经济活动的交叉学科,应用前景相当广阔。培养学生具备网络经济理论、方法和技术,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线性代数、网络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电子商务基础、网络通信技术、网络金融学、信息经济学、连锁经营、物流管理、网络经济与公共政策、软件技术基础、网络投资学等。

入学考试科目:英语、大学语文

财政学(含税务、财务)

税务学本科专业,注重现代经济理论在财政领域的拓展,关注财政、税务理论发展最前沿;增强财务类和会计类课程的学习和对财务和公共投资的分析,培养现代税务类和财务类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线性代数、财政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国家税收学、国际税收、中级财务会计、公司理财、税务管理、比较税制、成本会计、企业税收筹划、财务报表分析等。

入学考试科目:英语、大学语文

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方向)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经济学思维和方法,解决公共部门和企业的管理及决策问题的高级人才;同时,也可为政府高级官员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供较系统的管理经济学理论的综合训练。通过系统地学习,实质性地提高宏、微观经济管理与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或企业经营决策的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政府预算管理学、世界经济、国际金融与贸易、货币银行学、国际商法、国际投资、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

入学考试科目:英语、大学语文

法学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市场法制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经过网络教育本科学习,能够较好地掌握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处理相关法律实务。

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民法总论、刑法学、债权法、国际公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物权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行政法、票据法、保险法等。

入学考试科目:英语、大学语文

社会管理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理论基础扎实,注重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突出的普适型、宽口径的社会管理人才,即能在国家机关、社会机构、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社会学概论、伦理学、管理哲学、管理心理学、社会管理学概论、行政管理学、社会工作概论、社会保障法与劳动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公共政策研究等。

入学考试科目:英语、大学语文

 社会工作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能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适合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司法、卫生部门,老年、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团体及其它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社区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学、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行政、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犯罪社会学、婚姻家庭等。

入学考试科目:英语、大学语文

土木工程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桥梁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数学、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经济与管理、钢结构、高层建筑结构、道路与桥梁工程、建筑设备、结构抗震、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学等。

入学考试科目:英语、高等数学(一)

报考须知

招生对象

得国家承认(国民教育系列)的大学专科以上文凭的在职人员;今年(2005年)的大专毕业生可凭就业单位证明(或在入学时提供)申请报考。已获得本科文凭的在职者可免试入学。

学分、学制

总学分为70-80学分,学制2.5年。

收费标准

报名考试费:150元(免试者报名费50元);

学费:厦门地区每学年学费为3600元,其他学习中心参照当地物价水平略有调整;

教材费:每年约200~300元,由各教学点代收,统一订购,根据教材定价多还少补;教学课件光盘可根据需要另外购买,不统一订购。 

报名

报名时间:厦门考生4月25~30日,其他地区学习中心4月25日~5月5日

报名地点:厦门大学考试中心(厦门地区考生:囊萤楼三楼),其他地区请到当地学习中心报名(今年招生的学习中心见附表)

报名方法:持个人身份证、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在职证明(2005年应届毕业生可入学时提供)、个人1寸同底照片3张、报名考试费150元(免试者报名费50元)到报名点报名。

 入学考试、开学

考试科目:英语、大学语文(土木工程专业:高等数学(一))

 参考书目:全国各类成人高考复习考试辅导教材(专科起点升本科) 《英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第3版  宁洪主编;《大学语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第3版   吴相洲主编;《高等数学(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3版   本书编写组。 

考试时间:6 月19日

开学时间:9月 

学生入学注册时,我校将对考生提供的学历文凭等材料进行确认,发现不符合条件的考生,取消入学资格,后果由考生自负。

学习及考试方式

采用网络自主学习和直播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即学生平时自己上网点击课件自主学习,厦门大学分阶段通过卫星网络现场直播或网上直播的方式提供学习辅导,学员可在各学习中心的多媒体教室集中收视学习。学校网站拥有强大的功能,为学员提供完善的网络学习服务。如课件下载或浏览、在线点播、定期在线答疑、作业提交、课堂讨论、学籍及教务管理、信息查询等等。厦门大学与各学习中心还将根据现实条件与可能提供必要的传统教学方式加以补充。

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学期期末,由我校组织出题,学员在各学习中心参加考试。 

文凭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通过国家组织的基础课统考者(部分学员可免统考,条件见附注),可获得厦门大学本科(加注“网络教育”)毕业证书,并按教育部规定进行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符合厦门大学有关学士学位授予规定的毕业生,可以授予厦门大学学士学位。 

附注:关于免统考的规定: 

1、已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可免考全部统考科目; 

2、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及以上级别证书者可免考“计算机应用基础”;

3、获得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4级及以上级别证书者、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三级及以上级别证书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成人教育学位英语考试合格证书者,可免考“大学英语”; 

4、入学注册时年龄满40周岁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可免考“大学英语”。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各地学习中心一览表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学习中心
地区
办学地点
联系电话
厦门
厦门大学 0592--2187425
漳州
漳州师范学院 0596--2591410
泉州
泉州师范学院 0595--22772304
三明
三明学院 0598--8223177
龙岩
闽西职业大学 0597--2753873
福州
福建工程学院 0591--83963332
赣州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0797--8264599
温州
浙江省温州大学 0577--88342555
杭州
浙江省邮电职工大学 0571--88073033
郑州
河南省中州大学 0371--8751364
潍坊
山东纺织职业学院 0536--8285217
长沙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0731--5537369
汕头
汕头林百欣科技中专 0754--8899220
宁德
宁德师专职教部 0593--2812329
莆田
莆田学院成教院 0594--2680725
深圳
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0755--26017788
广州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继教部 020--85292706

搜索更多: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我要发表评论
     
     
    我要发表文章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福建招生考试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必须注明"来源:fjsedu.com"。
    ②本网注明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 新 推 荐
    声明:禁止模仿或抄袭本网站页面结构及形式!
    本网为福建省信息量、平均访问量最大的综合性教育网站,为、赛尔网络福建地区授权服务中心,欢迎合作!
    客服热线:0592-5049373 5049378 5049379 合作电话:0592-5049376 传真:0592-5049372
    QQ咨询:363038559 99863752 QQ群:5005855(满) 14502125
    福建招生考试网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350203207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