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最大的教育网站
站内搜索
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  >>  >> 文章正文
李维安:中国MBA发展当前面临四大“挑战”
作者:佚名 来源:北方网 时间:2005-5-30 10:44:16 发祝福】【收藏】【在线报名
【】 北方网消息(记者刘雁军):第六届中国MBA发展论坛28日在天津举行,来自国内86所MBA培养院校的1200名MBA、EMBA学员以及43位商学院院长齐聚津门,共商中国MBA学员的联合发展之道和中国MBA教育的未来之路。据了解,目前经济全球化浪潮已经将机遇与挑战摆在中国企业面前,只有规范化的治理和科学化的管理才能让本土企业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而培养未来企业家的MBA教育如何应对中国社会和企业的这种需要,用科学发展观引导MBA教育模式和MBA学员成长模式,打造出中国本土MBA的优势品牌,是本届论坛亟需探讨的问题。第六届中国MBA发展论坛筹委会秘书长、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述了当前中国MBA发展面临的四大“挑战”。

  挑战一:摆脱规模发展转向品牌经营

  国外的MBA发展已有上百年历史,积累并具备了一整套完整、科学的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而我国的MBA从1991年9所高校开始正式招收新生,至今只有14个年头。相形之下,还有不少差距。中国的MBA发展需要从“量”到“质”的转变,中国的MBA不应该以会讲几句外语而满足,也不应该以善于分析案例而称道,更不应该以学过多少门课而自豪。优秀的MBA应该善于捕捉市场机遇,善于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善于提升企业绩效为主要标志。MBA的质量是由市场来检验,由企业来评价的。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他们的论文可能也不是最精彩的,但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经营业绩却是出类拔萃的。

  挑战二:培养出国际化管理人才

  中国的MBA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程,当我们还在为创品牌,树形象努力工作的时候,国外名牌MBA都已经站在我们的家门口,摩拳擦掌准备进来,他们以各种的名义或合作,多或自办或授权,或转移学分,向中国的MBA市场渗透进来。中国MBA的品牌化生存刚开始就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虽然中国MBA的品牌要赶上国际高校MBA的著名品牌,还要假以时日,但我们却坚定地相信中国MBA与国际名校MBA的差距绝对没有中国的大学与国际著名大学的差距那么大,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所展示的强劲势头,以及孕育MBA土壤的肥沃,正是中国MBA展示其独特魅力的地方。在中国,大批正在崛起的民营企业需要MBA,大批经过改制的新型国企需要MBA,大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需要MBA,中国MBA的市场需求是很大的。国际著名大学MBA的进入,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只会有益于MBA品牌形象的提升,有益于中国MBA在国际化竞争中健康发展。

  挑战三:脱掉“金衣”提升内涵

  中国的MBA更多的是借助于国际MBA的成功而得到人们承认的。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国本土培养的MBA英雄,来证明自己品牌的含金量。中国MBA的品牌更多的是依靠它所在学校的品牌,而得到人们推崇的。人们在选择MBA的时候,主要是因为这个MBA所在的学校的名气,而不完全是它培养MBA的商学院的实力与水平。中国还缺少象沃顿、斯隆那样能使其所在的大学因此而大放异彩的商学院。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许多名校的MBA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关注,大家看中的往往是镀上的那层金,而不完全是它的内涵本身。

  挑战四:摆脱单一化增强本土特色

  中国的MBA在教育手段上需要国际化,因为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学术型的培养模式,需要导入国际化的新型教育手段来加以改造,然而这也需要时间,下功夫去做才行。案例教学抓了这么多年,却仍然是形似神异,总有些袼格不入;MBA教材编了不少,却仍然靠东拼西凑,总有些不伦不类;MBA就业指导,大家都开始重视了,做了不少工作,但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总有些不到火候。中国的MBA在教育管理上需要国际化,学院环境都越来越漂亮,设施越来越齐全,鸟枪换炮了。但是在管理体制上的落后,在管理方式上的差距,随处可见。这都需要通过国际化来推动,来改造,来发展,摆脱单一化增强本土特色。
  

搜索更多: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 【】【】【】【】【关闭窗口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福建招生考试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所有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函联系。
    相 关 文 章